武钢:逼出来的“洋矿主”

2011-11-15 08:29 来源: 我的钢铁网


“2010年,武钢自海外项目运回的权益矿达到600万吨,节省大量采购成本,预计五年后基本实现矿石资源自给。”武钢股份总经理彭辰对《第一财经日报》说。
武钢锁定的海外权益资源量已达数百亿吨,已成全球钢铁制造商中拥有矿石资源量最大的厂家。
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一位副秘书长就曾表示,武钢的“走出去”策略的做法,是应对整个行业难题的尝试。
逼出来的国际化
2002年至今,国际铁矿石价格翻几番,而中国的进口依存度一直有增无减。供不应求导致钢厂只能高价行事,甚至亏损生产。
武钢难以幸免。2010年,武钢集团本部铁矿石产能达2300万吨,矿石自给率降至16%。而仅剩不足3亿吨的矿石资源都在500多米以下,开采成本高。
武钢人记得,2009年年初,因国外供应商单方面取消长期供应协议,武钢不得不高价进口现货,加上运费比国内其他钢企每吨高100元,公司成本指标在同行业中最高。
因此,武钢的海外资源战略也就逼出来了。事实上早在2005年,武钢总经理邓崎琳就意识到武钢发展的资源危机,开始着手寻找海外资源。
2007年,武钢成立矿石开发部,主要研究国际矿业发展动态。一年后,开发部独立。2008年,金融海啸来临,武钢却看到商机:抄底海外矿产。2009年初,武钢内部工作会上,邓崎琳发出动员令:积极实施国际化战略,提高全球战略资源掌控力和市场竞争力。
武钢海外矿产投资全面开花。通过收购、参股、合作等方式,一年锁定数十亿吨矿产资源,矿石分布极广泛,分别位于加拿大、巴西、澳大利亚,甚至马达加斯加。
2010年,武钢撤销资源开发部,成立国际资源开发投资公司,并在香港注册,负责全球铁矿石、煤炭、有色金属等战略资源项目的开发、建设和运营管理。
如今,武钢已在加拿大、巴西、澳大利亚等国投资8个铁矿石资源项目,锁定数百亿吨。
风险管控
一切得来不易,因为海外矿产投资存在巨大风险。除了资源储量、矿石品位、物流等,所在国的社会制度、经济文化、法律环境等,也都与运营风险相关。
彭辰就对记者坦陈,武钢在“十一五”以前没有涉足大规模境外投资,经验和人才缺乏;由于境外投资涉资大,任何风险、疏漏都将对投资权益及国有资产造成重大损失,甚至直接导致投资失败。因此,武钢一开始就构建了一套境外投资风险管理模式。
每个项目签约前,武钢要请境外中介机构进行尽职调查,特别关注签约后运营风险控制。同时还高度重视与当地的文化,按照市场化要求和国际规则开展经营,促进当地就业,增加财政收入,尊重当地习俗。
此外,彭辰指出,“走出去”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,一个大型项目往往涉及不同领域、不同专业, 单靠某个企业自身力量很难完成,投资效益也难以达到最大化。就武钢投资开发海外资源来看,涉及金融、物流、港口等多环节,与以上领域兄弟企业形成联盟,不 仅可降低投资成本,还能形成合力。
彭辰透露,根据武钢计划,公司将会继续推进海外战略资源保障基地建设。加快建设和完善四大洲四大资源基地,跟踪周边国家资源开发项目。同时,武钢还将加大海外焦煤资源项目的跟踪研究,争取在煤炭资源基地建设上取得重大突破。
此外,武钢还将适时在海外重要的目标市场和资源市场进行经营网点布局,形成全球化商贸服务网络,同时推进海外钢铁生产基地建设,通过新建或兼并收购等方式,获取一定数量的海外钢铁资产。
“实施国际发展战略,人才建设至关重要。”彭辰指出,因此,公司还会着力推进国际化人才队伍建设,加大国际化人才培训力度,形成一支与国际业务发展相适应,总量适当,层级结构合理,专业机构配套的国际化人才队伍。

编辑:李秋萍 电话:021-26093197


相关文章

钢铁资源

请输入关键字,如品名、公司名、规格、材质、钢厂、电话